参悟其理,指出温升之法。学者苟能细心体会,胸中即有定据,一见便知,[1]大原本作"太",据文义改。
少阴为阴脏,外寒亦阴,入而附之,阴主收束,闭其肾中真阳运行之气机,故腰痛作。其人定见精神不衰,声音响亮,烦燥不宁,关脉必洪大有力。
阳虚大便下血,有服四逆汤而愈者否?即有当服附子,而亦不肯服者,不胜屈指矣。
治之不当,邪不即去,渐至第四层。麻证出透时,以清解毒尽为先。
水火互为其根,其实皆在坎也。即苦甘化阴,甘淡养阴,皆其次也。
然则理之吉凶,虽融会在心,而病之变态,又安能以脉尽言哉。有余即火,不足即寒。